close
【記者韋麗文/台北報導】
即使產檢普遍施行,據統計,每年仍有30多個唐氏症寶寶誕生。周產期醫學會擬推廣「第一期唐氏症篩檢」,懷孕第11周到13周時,超音波加上抽血檢驗,檢出率可達九成,可更早期發現唐氏症胎兒。
智能不足的小孩中,唐氏症是最常見的病因。唐氏症寶寶的23對染色體中,其中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個,是最常見染色體異常疾病。
翻開衛生署發行的媽媽手冊,目前建議孕婦在16周到20周間進行「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」。但是周產期醫學會前理事長、長庚醫院婦產科系產科主任徐振傑指出,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的檢出率大約只有五成。
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靜玉指出,第一期唐氏症篩檢是利用超音波,檢查寶寶的後頸黑色區域是否過寬,若過寬則可能是唐寶寶心臟異常引發的水腫,再加上抽母血,檢驗游離型乙型人類絨毛性腺激素(freeβ-hCG)和妊娠相關血漿蛋白(PAPP-A),唐氏症寶寶檢出率可達九成。該技術已經引進國內多年,但是知道的孕婦卻不多。
【2007/09/03 聯合晚報】
全站熱搜